灵璧县:创新林业经营发展模式 促进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

发布日期:2025-02-28 09:16 编辑:林长办 来源:灵璧县林业发展中心 阅读次数: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一、创新林权流转机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推行“林地流转+大户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林权流转,将分散的林地集中起来,由有经验的造林大户或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这一措施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效率,还带动了农民通过流转林地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全县68个薄壳山核桃基地7000余亩,全部委托由大户和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积极推进林地流转。明确按照树随地走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及时将田间地头栽植的树木全部确权到户,让树有其主,做到树定根人定心”,全县2024年整市推进农田林网项目栽植的树木已基本确权到户。妥善解决林权历史遗留问题。组织专业队伍,联合自然资源、乡镇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林权登记存量情况进行彻底排查。因原林权登记成果图件缺失、界址不清,需开展补充调查的,全县20个镇、开发区,排查出存林权地块549面积1.756万亩,涉及权利人684人。 

二、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多方面发展林下经济

强化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积极加强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安徽农业大学等院所合作,共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在技术咨询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务实合作。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冯春教授等教授亲临宿州长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指导精准高效培育林下种植羊肚菌、球盖菇、榆黄蘑和木耳四个菌种,打造我县林菌发展模式的示范基地。安徽绿信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占地2余平方米的集中药材科研和加工与一体的厂房,聘请高等院校优秀人才进行中药材新产品的研发与加工。多元化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我县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如林下种植中草药、养殖土鸡等,为林农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宿州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薄壳山核桃基地林下土地资源,通过林下种植大蒜、南瓜等林蔬种植模式,年增收20余万元2025年计划发展600亩林下赤芍种植。安徽绿信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100亩的核桃林下林下种植白芍平均年收入达300万元,同时,利用花期发展旅游观光,丰富周边群众文化生活,并以此引领全县林药、林旅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三、创新森林保险举措,提高林农抗风险能力

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将商品林保险林农自筹部门纳入财政预算,减少林农经济压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积极对接拓宽保险责任范围,除火灾、病虫害、风灾等常见灾害,将暴雨、暴雪、干旱等极端天气纳入保障,全面保障林农损失,增强森林资源抗风险能力。积极拓宽特色险种。全县27株古树,全部纳入保险范围,积极同保险公司对接,2025年将薄壳山核桃经济林纳入保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