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解锁林下绿富密码 林改激活生态经济双引擎
近年来,泗县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依托,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绿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盘活薄壳山核桃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旅游和林下经济,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坚持规划引领,开拓林业发展新思路。“上兵伐谋,规划先行”。通过深入调研和研讨,选聘专业团队,精心编制《绿瀛生态园文旅规划》。在园区建设特色火车民宿、农庄、休闲活动区、农产品展厅、露营(家庭和团建)营地板块,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林药、林旅、林宿等多业态,充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美了生态,也富了口袋,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
二、发展“林游模式”,创建林下旅游新业态。立足“品牌打造、文化赋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林下旅游新模式。一是整合资源,丰富功能。将园区分割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垂钓区、活动区等不同主题区域,完善基础设施,为承办各类活动提供空间。二是文化赋能,厚植底蕴。依托乡情陈列室展示泗县特色农产品,如泗县山芋粉丝、金丝绞瓜、草沟烧饼、绿豆饼等,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彰显文化自信。三是举办活动,打造品牌。筹办户外帐篷节,发展“夜经济”,带动本地村民特别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就业。目前,该生态园已成为江浙沪集团客户及周边县市等地区居民郊游热门之选。
三、创新发展“林学模式”,打造“林下课堂”。着力打造林下科普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知识的课堂,如林下作物种植科普、地理地貌知识普及、树木种类及其特性识别等;在项目设置、文字解说等方面由浅入深、直观易懂、形象生动。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使科普基地成为不仅能亲子互动,又能学习体验知识的绿色教育基地。积极申报林业科普实验基地,宣传引导周边中小学生及家长到科普基地参观学习。据统计,截止目前基地共接待江浙沪集团客户和周边学生及家长2.1万人次。
四、重点发展“林宿模式”,打造精品民宿产业。秉持“优环境·创产业”理念,充分利用退役火车翻新,资源回收再利用,建设火车民宿。民宿整体采用模块设计,在不破坏土地性质前提下,利用核桃树中间架设东西2列26节车厢,打造40间客房的民宿聚集区。目前该民宿已成为附近周边网红热门打卡地,在乡村田野里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五、探索发展“林药模式”,打造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深入调研生物医药基地企业中药材需求,精心选择经济价值高、观赏性强、适合本地种植的名贵中药材,确保有药种、产能销、销有利。同时聘请专家进行土壤肥力分析,利用薄壳山核桃林下基地,进行大规模、订单式、多元化中药材种植,着力打造春秋季赏花旅游、秋冬季采摘药材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生态林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下一步,泗县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点带面,盘活一大批林地资源,做大做强涉林旅游和林下经济产业,将林长制改革与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